11年架构AI技术江湖,李彦宏:1块钱还是100亿,都会投进技术里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271 0 0

刚刚,一声锣响,HK.9888正式上市交易,开盘市值即突破7100亿港元

这是百度回港上市的第一天,是百度二次上市的第一天。

同样大有来头的还有全球首创的“芯片代码锣”,它代表着百度永无止尽的技术探索,也代表我们对技术的热爱与信仰。

李彦宏说,今天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去实现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今天的百度,不再是鲜衣怒马的少年,而是踌躇满志的青年了。但是对技术的信仰,没有一丝丝改变。

这位百度创始人还说,“身处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我们仍然是一家心中有着远大理想的小公司。”

现场,不少人为这样的初心鼓掌;社交媒体上,更多的前百度员工刷屏转发。

更多的名字也再次被提起,而他们放在一起,是一整个中国AI的江湖、技术的江湖,聚是火散成星的特殊江湖。

因为这个“江湖之力”,百度也被叫作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二次上市之际,这恰恰也成为了百度股价和市值之外的特别贡献。

技术信仰,输送人才,汇江成海。

百度开始布局人工智能起始于2010年,这要从百度加盟了这位AI大牛说起,11年来,见证和打造了百度的AI 。

2010年1月,如今的百度CTO王海峰加入百度。在2010-2013年期间,他先后为百度创建了自然语言处理部、互联网数据研发部(包括知识图谱和互联网数据挖掘)、推荐引擎和个性化部、多媒体部(包括语音和图像技术)、图片搜索部、语音技术部等。

而当时的全球大背景下,深度学习之父Hinton,才刚刚在ImageNet图像识别赛中让这项崭露头角;而像谷歌、Facebook等巨头也尚未感知到深度学习的潜力。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却在王海峰等人的协助下做了一个意外而重大的决定,并且亲自督战,担任院长

这就是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后来名声赫赫的百度IDL。

如今,全球有不少这样的企业研究院,但在2012年,在深度学习经历低谷的时期,敢于开诚布公明确深度学习的少之又少,不仅要有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和洞察,更得有过人的勇气和胆量。

要知道,在当时国内的大环境下,烧钱、短期见不到商业成果地养着一堆科学家做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后这个“研究院”,成为了百度如今二次上市时,招股书中最为显赫的AI业务之源。

当时在王海峰等技术领军者的带领下,IDL展开了主要包括深度学习、机器人、自动驾驶、人机交互、3D视觉、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的研究内容。

那些年提到百度,常常相伴的“热搜词”:百度大脑、Baidu Eye、Dubike、百度自动驾驶等项目,均是由IDL负责。

近距离接触IDL的人当时是这样评价的:

网罗AI人才,也是百度较为看重的事情。

而此时,前Facebook资深科学家徐伟等也早已纳入百度麾下。

人才攻势,还在继续。

世人多以“伯乐相马”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情,但殊不知,反过来,百度自身具备的条件也是大牛们纷纷选择的原因。

一时间,百度AI人才可谓风光无两。

几年内,百度人工智能团队已经增长到近1300人,其中包括300名百度研究院成员,每天服务上亿用户。

而且研究院的能量释放还在继续。

每年都在孵化一个新业务项目,现在百度集AI技术大成者的自动驾驶,便是其中之一,另一项也是熟知的DuerOS语音交互计算平台。

如今,百度二次上市招股书里的自动驾驶、AI交互、昆仑芯片,都始于2012年的技术谋篇布局。

张亚勤、陆奇也基于这样的布局,前后踏入百度,沿着这条路大刀阔斧改革,推动着百度AI的发展。

他们后来期满“转会”,出走江湖,纷纷开创了自己的公司或重返学界。

备受瞩目的科学家大牛、大佬云集的奇闻轶事背后,百度的AI布局和技术深耕正逐渐铺开,把技术信仰写进公司方方面面的百度。

例如2010年,BAT之首第一次把多方汇聚而来的科学家,送到了NLP学术顶会ACL现场。

创办历史超过半个世纪的ACL,第一次迎来中国互联网企业代表。

而且这个代表,没有“空手而来”。王海峰和吴华,带着他们入选的论文而来。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首次论文入选 ACL。

同年,百度NLP——作为一个部门,由王海峰牵头,正式成立。

后来这个“小部门”长出的技术大树,全世界都感知到了。

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神经网络翻译系统、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图谱、助力无数合作伙伴的百度大脑语言与知识开放技术、小度机器人、大量科技企业争相刷题竞争的阅读理解数据集DuReader等等,都是在这个当时看似不起眼的团队逐渐成长、逐渐孵化出来的。

也正是在王海峰的带领下,在谁也预料不到的“卡脖子”竞速里,中国拥有了比肩全球也不逊色的国产AI平台——飞桨。

而且都说因人成事,但有时历史发展也是因事成人。

从2010百度NLP建立也好,或者从2013百度IDL筹建也好,其间培养和输送的人才,就是今天中国的AI江湖。

现如今,说得上名字的AI公司,都有曾经在百度的人才。

盘点起来,可以说是涉足AI的各个领域,包括自动驾驶、机器人、芯片、视觉、深度学习等等。

陆奇、张亚勤、戴文渊、楼天城、黄畅……时至今日,这些人物单拎出来,个个都是在业界响当当的那种。

在百度期间,他们就头顶“最年轻T10员工”、“最年轻高级科学家”等种种头衔;而踏出百度,他们光芒依旧。

第四范式CEO、CTO,物灵科技CEO,地平线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小马智行CTO……均散布在AI江湖的顶端。

好似一番“门派林立”、“百家齐鸣”之AI盛世。

百度目前培养AI人才数量已经突破100万,并且未来5年的计划,是再培养超过500万的AI技术与产业人才。

有媒体甚至从不同行业盘点,AI落地的每一个场景性行业里,都能整出一个由前百度员工组成的“半壁江山”图景。

虽然存在角度问题,但也从侧面说明:

在AI这样的技术创新周期和大背景下,正是技术人的黄金时代。

而百度的履历,是这些技术人才最好的认证和通行证。

但从更大的格局来看,如果这些人才又都还在百度,又哪里还有当今AI技术创新周期里,百花齐放的江湖。

百度二次上市,被打上“AI第一股”的标签,有一层讨论,就是从人才的传承来说的。

一方面,技术路线的百度从全世界网罗、聚集技术人才和大牛,促进了自身AI技术的从无到有、开花结果。

另一方面,百度提供了最好的成长沃土,让这些人进来时是“兵”,再转身却皆“将帅”。

这种“第一股”,是一种超脱业务和上市节点的江湖地位

在百度,内部也常言:

聚是一团火,散成满天星。

技术人才和江湖格局来看,确实言符其实。

但易于忽略且鲜于被讨论的是,百度的组织和机制,似乎也超脱于这种聚散。

一个个先后来与走的大牛,在这条技术履带上完成了传承,但薪火却没有因为他们在与不在而熄。

流水的兵将,铁打的营盘。

如果说AI江湖,powered by Baidu,那今时今日,这种Power背后的机制,其实值得深究。

不过,在二次上市现场,这种Power以另一种形式展现。

不同于其他港股敲锣上市公司。

百度这次设置了一面芯片代码锣,由百度历史服务器主板芯片等压制成型:

背后的透明屏幕,也在展示着如搜索超链分析技术、世界级AI技术能力、Apollo、飞桨、量子计算代表顶尖技术的代码所汇聚成的数字。

更有意思的是,“小度机器人”也成为了此次上市仪式的敲锣代言人之一。

技术和AI,是这种百度Power的集中展现。

李彦宏告诫全员:

而他这种技术信仰,似乎也“透露”了技术人才、AI人才出百度的原因。

你还知道哪些百度系技术大牛、公司吗?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