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都能学明白ChatGPT的AI读物,给你们看一眼,就一眼

AI资讯1年前 (2023)更新 AI工具箱
291 0 0

小区底层面馆旁新开了家幼儿ChatGPT培训班。ChatGPT的火热,又拱起了一波关于AI学习的焦虑。

AI 2.0时代,不想掉队的人,不只自己狠狠恶补,还从AI Native的娃娃开始抓起

不妨一起以小见大一下:世界读书日前后,关于AI的儿童科普读物,“人工智能思维课”系列丛书《AI我知道》登上了畅销榜,还是套入选了2023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书籍。

这或许是对丛书内容质量的最好证明,但也和背后作者——AI大牛王咏刚息息相关。

《AI我知道》共6册,以结合儿童语言的绘本形式呈现。

每一册以少儿口吻提出一个主题,主题与AI或AI背后原理直接相关,由此展开:

  • 《AI到底是什么》:学习AI,从数据出发解决问题;
  • 《AI为什么会下围棋》:学习AI下围棋时的“深谋远虑”;
  • 《AI能说外星语吗》:像AI学习各种语言一样,寻找统计规律。
  • 《AI会编程吗》:像编程序一样做好规划;
  • 《AI能成为艺术家吗》:和AI一起激发艺术灵感;
  • 《AI会比人类更聪明吗》:学会用科学思维迎接未来。

铺开内容可以发现,丛书内从AI的定义出发,介绍AI主要的几种应用方式和核心用途时,索引了诸多有关AI的热点事件和行业重点突破:

从AlphaGO的“孤独求败”事件说开去,回溯AI会下棋的背后原因;到结合NLP原理,深入浅出地解释AI能学会不同语言的原因。

此外,丛书还介绍了包括AI代码和AI绘画在内的通俗易懂的理解思路,最后回到“AI是否会变得比人类更聪明的”大议题探讨。

通读下来,这套书里没有公式,对于AI知识点,也没有直接下诘屈聱牙的定义。

取而代之的形式是围绕每个话题,两位主人翁“问号人”和“句号猫”不停对话,借助有趣的图画故事、好玩的数学或逻辑小游戏,完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整个过程,来讲解AI背后的核心概念

图文并茂的形式,也让书中的探讨更加生动。

举例而言,在解释AI绘画的观察与模仿时,书中提到了风格迁移。

想要解释清这个生活中不太接触的名词,《AI我知道》循循善诱——

直白的文段解释之外,句号猫也没闲着,用给橘猫拍照这件事简洁地表达了AI程序是如何拆解整体、局部和细节特征的。

而后,再通过“AI有两只眼”对原理进行生动比喻,以贴近生活场景的“双重临摹”对过程进行描述,对风格迁移后的AI作画进行列举展示,最后邀请小读者自己动手完成风格迁移的画作。

可以感知到,无论是正文中知识内容和多方观点的呈现,还是附文部分“回答小朋友的问题”,比起直接地传递信息,《AI我知道》更倾向于有意引导好奇心和思维方式。

正如作者王咏刚明确表示,希望小朋友通过这套书学到的不会是具体的AI算法:

在AI 2.0时代,教给孩子很多所谓的表面的技能,教给孩子很多所谓的“死知识”,意义可能没那么大了。
核心还是思维方法,这是人的一个共同的价值。

ChatGPT火了半年,不少人已经吃过“用ChatGPT教你赚钱的人,赚的就是你的钱”的亏。

怀着谨慎的态度,《AI我知道》这样一套与AI相关的少儿读物,靠谱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看其背后作者与AI技术的紧密程度。

作者王咏刚,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创新工场CTO、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专注于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的工程化,以及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培养。

他还作为联合创始人,成立了AI公司创新奇智,同时也是人工智能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DeeCamp的发起者。

王咏刚

在输入法、知识图谱、分布式系统等技术领域,王咏刚有着较深的积累。

早年间,他曾在《程序员》杂志、CSDN网站等主持技术专栏。

2006年起,王咏刚在谷歌工作了十年,先后担任主任工程师和高级技术经理。参与或负责研发的项目,包括谷歌桌面搜索、拼音输入法、产品搜索、知识图谱,以及Google首页涂鸦(Doodles)。

2016年,AI行业出现了一个划时代事件,DeepMind的AI围棋棋手AlphaGo,4:1战胜顶尖人类棋手李世石。

也就是这一年,王咏刚收到来自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谷歌前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的入职邀请。

这也引出对于大众而言王咏刚最知名的一本著作,和李开复合写的科普读本《人工智能》。

现在,面对AI原生一代的小读者们,他又把AI的相关知识变成引人入胜的故事,出版了系列丛书《AI我知道》。

王咏刚曾在公开采访中表示过自己的观点,即“孩子最应该了解的不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而是AI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这套书的出版目的,也是希望小朋友接触和了解AI知识背后的数学的思考方式、逻辑的思考方式、还有计算机算法的思考方式,这与书籍的具体内容相呼应。

这也就是他面对“AI2.0 时代,怎么培养孩子”给出的回答:

主要依靠引导式教育,让小朋友有认知上的主动和被动接受,在生活、学习和游戏里潜移默化地体验AI。

从时代背景来看,出生就有触摸屏手机的小孩,对电子设备的理解和习惯与前人完全不同,此前也有“互联网原住民”的说法;现在的小朋友,其实已经能看做AI原住民。

从长期视野来看,“从娃娃抓起”,是对我国科技技术、尤其是像AI这种前沿技术弯道超车的最好路径之一。

Prompt工程已经成为ChatGPT时代非常重要的环节,小孩子与AI时代接触,也需要一把作为桥梁的钥匙。这把钥匙,或许是和ChatGPT进行英文对话,或许是用提示词生成一幅油画,又或许,就是几本有技术又有趣的儿童读物。

话不多说,这套小朋友都能弄明白ChatGPT的AI读物,要不瞅一眼?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