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 2200+星的任正非语录下架了,我们找到了一份fork版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283 0 0

华为事件近期愈演愈烈,创始人任正非的公开回应也获得了巨大的关注。

任正非历来的公开发言和公开发表的文章都能引发讨论热潮,这不,有人直接把他的公开言论合辑整理到了GitHub上,在近期华为成为风口浪尖后,这个项目也突然火了,标星一度超过了2200。

不过,之后这个项目404了,你还可以在GitHub上搜到很多fork的留存。

这个项目收录了从1994年到2008年二十五年间任正非超过400篇内容,包括演讲、文章、座谈记录等,冠名为“任正非思想”。

比如其中的第一篇,是1994年1月任正非在美国考察的所思所想:

我们波士顿之行,是访问一家专门生产电源的CP公司。我们参观并听取介绍了陶瓷基片、铝基片的模块电源,这种电源更先进、体积更小、效率更高。CP公司介绍大约每片2美元。美国同类厂家有好几家,大约比CP 规模大,技术更先进。

CP公司在美国算是一家小公司。从这个窗口,我看到美国人十分执著的钻研与认真精神,看到如绅士风度一般的有条不紊、井井有条的管理。各类文件十分清晰、准确,并有良好的覆盖,是一项成功的系统工程。

整个考察期间,我们深感,美国人踏踏实实、十分专一的认真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毫无保守的学术风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美国人没有像中国人那么多远大的理想,也没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空洞抱负,也不像我们那样充满幻想。这个民族踏踏实实、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航天飞机,大规模硅片,超大型计算机,超微型的终端,发达而优良的电信设备、测试仪器,是美国人民的勤劳创造的,是掠夺不来的。

去年,关于AI,任正非这样说:

在人工智能和云的建设上,华为公司落后于时代,但是我们现在不能泡沫化地追赶。云,我们的追赶方法是做“黑土地”,打通基础平台,让千万家公司都可以来这块“黑土地”上种“庄稼”。人工智能,我们有两条路:聚焦在产品智能化和内部管理服务的持续改进与自动化、智能化上。

我们应首先依托人工智能改进内部管理,提升内部效率,这个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成功率可能会较高,逐步积累起信心和后备专业人员力量。这样在主航道产品有成功的突破后,可持续不断从后备队伍中抽调力量补充投入进产品智能化去,为产品开发输送后备人才。我们要有重点的一块块突破,不要全面铺开,所以公司选了GTS和财经作为内部管理改进试点,持续不断地投入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的力量,扩大人工智能的后备队伍,从单点突破到多点突破,进而横向拉通。

而在与美国的各类问题肇始,任正非说要“从人类文明的结晶中,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

文明发展的历史能帮我们找到解决世界问题的钥匙。我们从今天看昨天,容易找到轨迹,而当事人就迷,想不清楚。比如人种的繁殖和传播,据说智人起源于非洲,一百万年前走出非洲,迁移到欧亚大陆跨大洋大洲,一定有人是划独木舟漂洋过海,想想海浪多大,有多少人葬身海底呀!可能一万条独木舟都不能有一条抵达。我曾经乘过十七万吨的游轮过赤道,偶遇风浪,我只能一直平躺在床 上,思绪万千,朦胧中充满对先人无限的崇敬。

所以,你们要加强哲学、历史、社会学的学习。你们可以不用看原著看完也不一定抓得住重点,不如去看纪实片、讲座之类的视频,虽然不代表原著,但是学者把他自己的理解告诉你了,你多看几个学者,就明白了。也可以多看看西方有代表性的节目、演讲、辩论等,洞察西方最新的思想发展、思辩要点和社会心理变迁。再者,对同一个事 件,中、西方娱体报道的方向、观点及引用事实与 数据都可能是不同的,只有经常学习西方文章,我们才能理解这种差异,拉近东、西方思维上的距离,把信息沟通好把问题处理好。

不过,GitHub作为一个源代码托管平台,虽然偶尔也有像996.icu、女装大佬合辑、杭州买房指南这种非代码项目,不过大抵是和程序员群体的日常工作生活相关的,而这份任正非语录,在被程序员们纷纷标星之余,也在issues和微博上引发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搞个人崇拜并不好,尤其不适合放在GitHub平台上。

如果GitHub充斥着价值观和语录,实在太可怕。

也有人觉得这就是一场造神运动。

真是众说纷纭。

传送门

GitHub原链接已经404了,这里有一份fork的资源,如果你感兴趣,还可以继续看呀~

https://github.com/ttpianobirds/RenZhengfei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