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自动驾驶,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富二代”创业项目?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389 0 0

烈火烹油、繁花似锦,滴滴最近真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打出一波组合拳。

先是8月5日分拆独立自动驾驶业务,成立子公司,由滴滴联合创始人及CTO张博任CEO,运营和研发架构也一应俱全。

其后2019WAIC现场,成为今年自动驾驶领域最靓的仔,展出测试车、提供试乘,并且程维也公开表态:业务率先落地上海,还要进一步加大投资。

这还不是全部。

量子位在与张博和贾兆寅交流后,获得了更多信息。

滴滴自动驾驶现状?

现状先从数据说起。

中美两地共有40辆车在进行测试,总路测里程30万公里,很快还会在上海额外新增部署30辆,实现更大规模的车队路测。

目前团队规模200多人,工程师和科学家为核心,3年研发至今,已具备自动驾驶全栈技术,以及地图资质等资源。

试运营也已经展开。

还是WAIC大会,滴滴与上海嘉定达成协议,将在限定区域开启RoboTaxi试运营。

初期会有3辆车在限定区域内服役,当地用户通过滴滴出行App中的“自动驾驶”入口,就能呼叫、并开启一段自动驾驶路程。

区别于Waymo等公司“定向居民”模式的试运营,滴滴自动驾驶在嘉定区的试运营可能更偏“定向区域”,只要在限定区域内——即ODD范围,任何用户都能通过滴滴试乘。

不过具体方式还得以官方为准。

在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现场,滴滴也提供了封闭模拟场景下的试乘体验。

现场试乘体验如何?

场地由封闭区域“改装”而成,大小2个足球场左右。

场景中设置了“上下坡”、“红绿灯”、“左右转”,行驶车道周围还有“障碍物”。

整体来讲,自动驾驶中的感知、规划、控制和决策等大模块都有体现。

具体感受,我们身体力行后非常主观地讲一讲。

首先,通过滴滴叫一辆车,体验与平时没有差别。

只不过来的是一辆自动驾驶车。

从外观来看,滴滴自动驾驶方案是业内主流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测试车采用线控改装友好的林肯MKZ,头顶64线Velodyne激光雷达,简易固定架,两侧还有两个低线激光雷达。

其他传感器方面,中间层有7个摄像头,覆盖车周360度的区域,通过图像数据来做视觉感知。在顶架系统两侧还有GPS系统的天线,通过卫星信息可以帮助车辆做定位。

单外观评价,与现在国内外各公司相比落后2-3个迭代。但具体原因,滴滴后面有解释。

试乘开启后,后排座位两块iPad屏幕给乘客提供交互。

核心展示实时感知、路线规划和速度等。

小亮点是红绿灯通信方面,滴滴还通过V2X提供了剩余时间——即便现场红绿灯并无倒计时。

也算是滴滴自动驾驶方案的一部分吧,以及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但整体来说,因为封闭场地内的试乘,所以也缺少更多挑战性极端情况的出现机会。

一路顺畅,驾驶平稳,加速、减速和刹车,也没有不舒适体验。

最后达到既定里程重点,屏幕播报结束。

显示试乘时间和里程:5分钟,1.1公里。

滴滴团队如何自评?

贾兆寅,前Waymo核心工程师、现滴滴自动驾驶首席工程师,也是滴滴硅谷研发团队负责人,向我们解释了车辆外观的事情。

他说这次没有拿出最新升级的测试车,主要还是求稳,以及在稳定传感器状况下加快体系推进。

另一个原因是切换成本,涉及数据重新连接等。

目前滴滴自动驾驶研发中,比较看重的还是高效的数据标注模式和团队建立。

贾兆寅说,数据集形成后,新一代传感器就会大规模切换,到时候整个感知距离和决策时间都将极大增强。

至于V2X——车路协同,不只是这次试乘体验,也是滴滴自动驾驶推进的重要方向,核心还是其可以提供的安全冗余。

最后,滴滴自动驾驶方面暂无“纯视觉”传感方案。

贾兆寅说,他们认为3、5年内激光雷达价格应该会有大幅下降,而且从安全角度考虑,激光雷达带来的冗余无可替代。

总之,从技术研发角度而言,滴滴自动驾驶的现状及思路就是:稳中发展,安全第一。

技术方案细节之外,或许滴滴自动驾驶的整体战略也备受关注。

这一次上海行动,可能是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创办以来声势最隆的一次。

而且也是独立拆分之后的首次公开亮相。

所以滴滴自动驾驶如何发展?没有人比张博更合适给出答案。

滴滴联合创始人&CTO,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EO张博

张博认为,目前自动驾驶行业已经从1.0进入2.0时代。

其中,1.0阶段是方案认证阶段,大家都在探索规模化复制的模式。

2.0阶段,则是真正量产商用,把技术变成产品,带向千家万户。

那滴滴怎么看这个阶段的形势?

张博回答:需要形成产业联盟

而且这个联盟里有四要素:

  • 第一,滴滴所处的共享出行网络。
  • 第二,自动驾驶技术。
  • 第三,车厂和汽车上下游供应链。
  • 第四,足够的资本支持。

因为自动驾驶的研发和最终真正落地,已经证明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和资源加持才行。

这也是滴滴将自动驾驶业务分拆独立的核心原因——方便跟其他资源更好对接。

而且滴滴高管们的话里话外,也能听出加入自动驾驶头部梯队竞争的信心。

贾兆寅此前在Waymo任职,现在又在滴滴展开自动驾驶研发,他认同张博阐释的趋势判断,也认为技术演进过程中有关键性变革。

核心是技术越推进、认知越清晰,之前认为不可能或很难实现的技术应用,现在有了落地的可能。

比如距离大规模商用还需要时间,但限定区域内先运营落地,已经近在眼前。

而张博也表示,在2.0竞技的四要素中,滴滴先天就有2大要素,目前在车厂资源和资本加持方面,也展现出更大潜力和可能性。

总之,虽然没放狠话,但滴滴团队对自动驾驶业务信心十足。

首次阐释伦理话题

当然,这次滴滴自动驾驶亮相,也展现出了真诚一面。

因为直面回答了自动驾驶应用和人类司机的问题。

这也是AI时代波及所有人类的大话题。

但对于滴滴来说,人类司机是当前基石业务核心,自动驾驶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滴滴怎么看?张博说其实二者并非零和关系。

首先,从滴滴出行网络数据来看,有项关键指标叫成交率

在每天滴滴数千万乘客的需求里,成交率大概75%,还有1/4的乘客没有司机接送,缺口几百万。

而且未来几年内,这种短缺只会增加,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所以自动驾驶可以提供重要的运力补充

其次,人机协同会是长期并存模式。并且在出行服务中,有温度的人类服务依然是不可被技术取代的。

最后,AI变革和历次人类技术变革一样,工作可能会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工作并不会消失。

在滴滴出行的服务环节中,张博介绍说即便是自动驾驶,也需要远程控制中心的老司机“云代驾”参与运营,还有车辆本身的维护保养之类的,都需要有经验的员工。

所以对于滴滴来说,自动驾驶推进只剩下与时间赛跑。

对此张博也给出计划:

  • 第一阶段,近期就会在上海展开RoboTaxi试运营,滴滴一下,自动驾驶接驾。
  • 第二阶段,在国内进入更多城市。
  • 第三阶段,走出国门,利用滴滴出行服务的延伸链条,在全球其他地区和城市展开试水。

核心还是让AI“学习”,通过不同场景、不同地区数据实现更快迭代和进步,在技术、安全和舒适等指标上不断提升。

如何评价滴滴自动驾驶?

所以该如何评价滴滴自动驾驶?

从张博和贾兆寅阐释,到滴滴目前的出行领域地位,确实有先天优势。

对比国外,Uber自动驾驶也一直是最受关注的力量之一——只是Uber团队和战术太不靠谱,成了整个行业猪队友。

滴滴则在这方面更为务实谨慎,而且目前确实隐隐起势:

低调研发三年储备了人才团队。车厂领域滴滴出行本身建立了关系网络和影响力,与丰田、比亚迪等都有合作。资本方面连续获得孙正义加持……

另外还有地图资质、车辆轨迹数据迭代等有利条件。

直白来说,作为一个独立创业的“富二代”,滴滴自动驾驶起点不低。

但也不是毫无挑战。

首要挑战自然是资源资金的投入。自动驾驶经过数年技术积累,道理已再明确不过:影响巨大、变革巨大,但前期投入也非常巨大。

就在2019年,GM通用、福特等大车厂,又将之前收购的Cruise、ArgoAI等拆分对外融资。

虽然看似合作可以更自由,但也满满“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意味。

滴滴如今已经在出行领域拿下了No.1的地位,长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方霸主。

但对于这样长线投入、耗资巨大的业务,投入会始终坚决笃定吗?更何况滴滴本身也在烧钱。

不过从程维在WAIC表态来看,因为要面向未来,致力于交通变革,就得加大投入、坚定投资前沿领域研发。

张博也说,非常笃定要把这条路走到底。现在分拆独立发展,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

这位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EO还说,发展自动驾驶更好的模式是共享

即技术共享、资源共享,车厂、上下游供应链和战略产、资本都能更深度参与合作。

但这不也是百度Apollo的思路吗?

滴滴出行之前在车领域推出过“洪流联盟”,按照这个思路,未来也极有可能推出一个自动驾驶开放生态平台。

所以自动驾驶的竞争格局,滴滴自动驾驶和百度Apollo,必有一战

自动驾驶赋能已开始

相比巨头较量、公司竞争,或许短期内更实在的是滴滴用现有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安全提升。

2019年里,整个滴滴把“安全”抬过头顶。

拿程维的话说:之前谋求发展,现在承担更多责任。

最近滴滴上上下下,从公司到个人,都在推广“安全带”意识。

而张博介绍,在自动驾驶方面,滴滴已免费给40万辆平台网约车安装了车内摄像头,用ADAS能力预防车距过近、车道偏离,以及司机疲劳驾驶和分心检测等。

“今年滴滴平台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下降了15%,未来我们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功能。”

这也算展示了自动驾驶落地的另一种方式——不一定完全是RoboTaxi,作为一项新技术,像水像电,带来的效率提升、安全保障,也是兑现价值的方式之一。

你怎么看滴滴自动驾驶?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