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中国科普界,有这样一个局。
世界顶尖科学家汇聚,目的还很纯粹的那种:面向普罗大众,分享科技最前沿信息。
在量子计算尚未成为热点话题之时,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就曾于其中分享,“量子计算机问世已处于最后一公里”。
而霍金和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这一对老友,也先后在这里登上讲坛,接力分享人类探索宇宙的传奇故事。
在大众的印象中,科学,原本是少数人攀登珠峰的事情。但当这些“极少数人”来做科普,外界对其内容的评价,却并非“专业艰深”、“不接地气”,而多是“有趣”、“清晰易懂”。
更加特别的是,这样的“人类高质量科普局”,如今第9年免费面向全国观众举办,已然成为2000多万科学爱好者例行蹲守的“局”。
11月第一个周末,是他们一年一度的科学圆梦日。
9年间,其中的真知灼见正逐渐连点成线,串联起物理、天文、航空、脑机接口等等领域当中,最具价值的中文科普网络。
不信?我们就抽取其中一缕线索,一起来看个究竟。
“脑机接口”这个热词,或许近几年才刚刚为外界所熟知。
但实际上,人类对大脑的探索,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其中脑机接口相关技术,也已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
并且,就以国内而言,早在最近一波热潮兴起之前,就已经有人先行一步,成为了“脑机接口”在中文世界的布道者。
2014年,在北京,脑机接口权威专家、UC伯克利教授何塞·卡梅纳(Jose Carmena),就以老鼠和猕猴的实验向大家证明,意念操控机器并不专属于科幻大片,在现实世界同样可行。
当时,他们致力于开发大脑植入物神经尘——用超声波控制微米级颗粒,在脑内感知神经活动,再利用颗粒的不同频率将信息传导出去。这类颗粒可在大脑长期留存。
演讲最后,他还许下希冀:希望BMI(脑机接口技术)能被临床应用,并延伸至心理健康领域,最终实现意念控制设备。
当时的听众并不知道,在短短几年之后,这些愿景真的一步步照进现实,并在同一个舞台上,被另一些顶尖科学家展示在了公众眼前:
2015年,瑞博医疗器械的联合创始人、CEO 拉齐兹(Efi Cohen Arazi)在局中介绍,他们开发了人工虹膜芯片,通过植入体内刺激神经元,将光学信号转移至大脑,可以帮助盲人复明。
2017年,斯坦福神经学教授托尼·维斯-科里(Tony Wyss-Coray)带来了他的实验结果:他在年老小鼠和年轻小鼠之间建立血液循环系统,发现重复输入年轻血浆能使年老小鼠的大脑变年轻。
此发现被Science杂志评为年度突破。在此基础上,他还在尝试启动临床试验,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治疗或延缓衰老等提供解决方案。
国内脑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样也在这一人类高质量科普局上,由一线专家学者揭开面纱。
2018年,中科院院士蒲慕明登上这一舞台,面向大众科普了中国脑计划。
就在这一年,北京和上海先后成立了两个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这可以说是中国脑计划的启幕。
蒲院士介绍,脑计划分为一体两翼,一体是基础研究,即理解大脑结构;两翼则是两个应用方向:诊断和治疗、类脑研究。
就在第二年,国内便有一项重大类脑研究进展传来——清华大学施路平教授带着他的类脑芯片,来到了观众面前。
他所在团队发布的“天际芯”登上了Nature封面,实现中国在芯片和人工智能两大领域《自然》论文发表零的突破。
站在这场科普局的舞台中央,他信心满满:
将时间线继续拉长,在布道者们对领域前沿的分享和预言之外,交锋和碰撞同样在此处激荡出火花。
比如,脑机接口之父米格尔·尼科莱利斯(Miguel Nicolelis)与马斯克。
尼科莱利斯这位连接大脑与机器的造梦者,在面对这科普局中信仰科学的受众时,坦率地表露了心声,炮轰马斯克说:他说的话,我一个字都不认同。
尤其是对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开颅”等植入性方案的安全性,尼科莱利斯不掩质疑:就是一个死胡同。
说到这里,想必你也看出来了,近10年的时间里,要说“脑机接口”这个议题,最具前瞻性的观点、最有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最尖锐的理性讨论,都在这个科普局中一一沉淀。
并且还在延续——
时钟走到今年,论起脑机接口领域最引人注目的进展,莫过于意念打字登上Nature封面。
一位高位瘫痪十多年的70岁截瘫患者,在脑机接口专家克里希纳·申诺伊(Krishna Shenoy)团队的帮助下,用意念成功“手写”出一段话。
克里希纳·申诺伊今年同样来到了这个讲坛之上,分享了其研究团队有关“如何倾听和读懂大脑语言”的研究——
就在何塞·卡梅纳于此诉说脑机接口最高愿景的7年之后。
实际上,这样一个已经持续了9年的高质量科普局,名为WE大会——
腾讯一年一度主办的全球科学大会。
脑机接口,只是局中话题之一。
过去八年中,话题大到宇宙黑洞引力波,小到粒子中微子,所以霍金来过、引力波发现者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来过,粒子物理集大成者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来过,高能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贻芳来过……
而今年,这样的顶尖科学家“跨时间”对话仍然在延续。
2021腾讯科学WE大会嘉宾中,有两位研究黑洞的2020年诺奖得主,一位是霍金好友、靠数学“拿”了两次诺奖的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
他曾用三页数学论文,计算出黑洞的存在,与老友霍金合作,将“奇点定理”的描述对象从黑洞推广到整个宇宙。
在此次WE大会上,彭罗斯谈及了合作成果背后的故事:
而他提出的“彭罗斯地砖”非周期性镶嵌方案,则启发丹·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发现准晶体、进而拿下2011诺贝尔化学奖。
虽已至耄耋之年,彭罗斯却依旧研究不止,一心扑在“共形循环宇宙假说”上,试图重新改写宇宙的起源。
另一位,则是百年来第一个“看见”黑洞的人赖因哈德·根策尔(Reinhard Genzel)。
黑洞的追寻之旅,自1916年以来,已耗费无数科学家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
由于星际尘埃的存在,恒星视觉上又非常小,因此哪怕穷尽世界最大望远镜,观测银河系中心区域也实属不易。
根策尔启用了智利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还不断改进观测方法,研发了自适应光学新技术矫正地球大气造成的误差。
基于20余年观测积累的恒星动力学证据,就在2018年5月,他的研究团队终于观测到围绕人马座A*运行的恒星S2,从而进一步证明特大质量黑洞的存在。
今年,他就将过去40年的成果凝结到了WE大会这一场演讲中。
除了上述科学大咖,开启新能源汽车“快充时代”的王朝阳教授、柔性电子皮肤领域权威约翰·A·罗杰斯(John A. Rogers)、软体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科学家李铁风……也都纷纷加入群聊,共话科学天地。
并且虽然今年大会在线上举办,但通过VR全景直播的形式,观众们依然可以体验到沉浸式的科学“追番”乐趣。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只是WE大会多年以来编织出的中文科普信息网络之一隅。
可以说,在腾讯全力投入9年之后,这个顶尖科学家含量极高的科普活动,已经成为了难以复刻的“科学狂欢节”。
而如果进一步探访局外的故事,就会发现,这样的大型基础科研“推广”活动,已然带来了许多“润物细无声”的改变。
比如这样的故事已不鲜见:
有人为霍金等科学偶像而来,最终年年“追番”,并立志投身科学事业;有人每年都会带孩子参与其中,将之视作在新一代中种下科学种子的契机……
更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是,事实上,受此辐射的还远不止于个人。
如果将腾讯WE大会看作近10年里一个标志性的起点,就会发现,中国的科技企业们在初步的发展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正开始越来越多地将资源投入到对基础科学的关注、支持之中。
在先行者的引领下,有人攒局搞科普,有人设立激励基础科研的重磅奖项,还有人捐资办校提供奖学金……
以腾讯为例,在WE大会之外,还设立了“科学探索奖”:每年评出50位获奖人,获奖人将在未来5年获得300万人民币奖金。
还有中国未来科学大奖、阿里青橙奖等等,均由企业和企业家发起,旨在鼓励更多人关注和投身基础科研。
办学方面,南方科技大学创办,腾讯和DJI大疆创新纷纷解囊捐资。
西湖大学创办,马化腾、王健林、张磊、邓锋等企业家主动发起捐赠。
还有“中国芯片首富”虞仁荣、“玻璃大王”曹德旺等人,捐资百亿在家乡创建新型研究型大学……
而无论是科普、奖项还是捐资助学,所求均非短期的商业回报,而是反映出一种“仓廪实而知基础科研”的趋势,是中国企业在品尝到实用主义的果实之后,新时代新挑战下越来越被重视的一种长期主义:
吸引人才投身科学事业,激励人才坚守科学研究,为基础科研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当这一切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无疑也将反哺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
所以,也就不难解释像腾讯这样的商业公司,为什么能够持续在“科普”、“基础科研”这样看上去并没有直接收益的事业上长期投入了——
一方面,是从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学界和工业界之间、人才与企业之间,构建起一种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亦是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角色,肩负起的社会担当。
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殿堂级的科学家们愿意先后聚集于此,共同编织一场星光灿烂的科学盛宴。
下一个仰望星空的马斯克、贝佐斯,下一个惊艳时代的霍金、彭罗斯,或许正在这样与科学的浪漫之约中启蒙、成长。
高质量科普局,由腾讯发起,也由腾讯持续支持,还不知不觉已经走过了9年。
看似意料之外,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小马哥在成为企业家之前,梦想不就是成为一个仰望星空的科学家吗?
—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