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北大“一个人的毕业照”主人公,2010级古生物专业独苗,十年后搞起了AI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324 0 0

高考全省文科第四名,毅然选择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如今已经正式到北大报到。

但关于“冷门专业值不值得报”的热议,却仍在继续。

热议之中,钟芳蓉的另一位北大学姐,也再次“回到”网友们的视线——

其实,因为冷门专业上热搜,钟芳蓉不是第一个人。还记得曾经刷屏互联网的“一个人的毕业照”吗?

这是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合影”。

说是合影,但照片上只有一个人,因为这一届的北大古生物专业,就只有一个学生,就是薛逸凡

不过现在,这位“冷门”专业而受关注的学霸,在做的可一点不冷门。

因为她被现在身处时代热门列车AI之上,正在大厂亚马逊实习,从事NLP研究。

从“一个人的古生物”到亚马逊NLP实习生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跟钟芳蓉的情况类似,薛逸凡是自主选择了北大古生物专业。

据北大元培学院官方介绍,这个专业差不多每个年级都只有一个人,甚至有的年级是零人。

冷门,小众,孤独。但薛逸凡说,对于古生物专业,自己当时确实是“自投罗网”。

根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选择古生物学作为大学专业,是薛逸凡在高中时就确立的方向。

对于自己所做的研究,薛逸凡很谦逊。她表示,不敢说目前的研究进展有多大突破,但只要能成为累积的资料,推动数十年后领域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平安生活就好。

正是这个观念上的转变,让薛逸凡从古生物专业一路走到了生物信息专业,开始研究起癌症相关的资料,并选择了癌症信号通路作为博士课题,具体的研究方向是深度生成模型在癌症数据的应用。

具体而言,就是利用机器学习模型,研究癌症病人或者细胞系样本的基因数据,重建细胞内信号通路,提取相关特征值,提高癌症病人预后或药物响应预测的精准度。

同时,由于希望提升自己的工业实验水平,她在读博第三年,选择去匹大的医学中心实习电子病历相关的项目,恰好接触到了NLP。

但由于这段实习经历与NLP相关,以至于后来找其他实习时,递来橄榄枝的也多是NLP相关的项目,其中就包括这份亚马逊NLP的实习工作。

听起来有点现实,但也很真实。

当然,谈及钱本身,薛逸凡表示,钱肯定是要考虑的,没必要和生活过不去。

但,她还不至于为了钱,而转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2、“现在看来,本科选了古生物,其实是人生中的一段弯路?”

薛逸凡同样否认了这个观点。

她认为,本科完成了古生物专业的学习,依然是到目前为止,最为令她骄傲和感到幸福的事之一。而且,于她而言,“学会东西”就能给人带来很单纯的满足感。

之所以选择转专业,是因为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随着了解的领域变多,她能由衷感觉到,周围的世界也在变得更加有意思。

薛逸凡表示,自己的每个人生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但只是为了奋斗,而不是为了限制行动。

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平台、见识、阅历、眼界都会发生变化,她允许自己每隔一段时间做出重大的调整,而不会纠结这是否是一段“弯路”。

单从古生物对我的影响来说,虽然我本科的时候,因为体能差,出野外一直对我是个苦差事,可我出国后,还保留了徒步的爱好。

……休年假去国家公园,一天走七八公里野路也是可以的。

别人看风景看七分热闹三分门道,我能看四分五分。生的动物植物,死的地层地貌构造,我都能比别人多看懂一分,哪怕是这一分,就足够我一路兴奋逼逼一整天。

所以,这段本科学习经历看似和现在恰饭无关了,但显然会影响我一辈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毕竟,所有决定都是基于自身情况的最优解做出的,再来一次还是会走同样的路。与其执着于人生效率,陷于自责,还不如解决问题,及时改变规划。

当然,也有一些更重要的原因。

比起所谓的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年龄我会更注重家庭建设(谁说这不是一种个人发展)。换句话说,我遇到了一位我觉得比古生物对我而言更重要的一个人。

那么,究竟该不该选择那些在外人看来有些冷门、甚至是“天坑”的专业呢?

薛逸凡也给出了一些“过来人”经验和心得。

该不该选冷门/天坑专业

选专业前,认知要足够清醒

薛逸凡表示,其实9成以上向她咨询古生物专业的学生,都并没有做好进入这个专业的准备。

选一个专业,不能只看它“有意思”,或者它“可能降分录取”。基本上来说,要选择一个冷门专业,要有以下几点准备:

1、对学科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首先,查一查所选专业的课表,这个是“这门专业学什么”最直接的反映。

举个例子,如果想选考古或古生物的话,是否了解在专业划分上,古生物学和考古学是什么区别和关系?

对于薛逸凡而言,在本科就读之前,她学过生物竞赛,也持续关注领域内动态,知道自己学的和爱好者接触的有什么区别。即使这样,仍然可能对专业产生预期偏差,所以一定要仔细考虑。

2、对冷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事实上,热门专业一定有热门的道理,热门可能意味着更大的就业市场,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工资待遇。如果指望以专业为生,那就考虑一下现实,例如车、房和孩子。都想清楚了,觉得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有可行的解决方法,那就去读。

薛逸凡表示,自己当年是把这些都过了一遍,觉得学这个专业至少未来可以出国留学、走科研道路,所以才做出的选择。

3、要获得家里的支持

对于自己负担学业和生活的人来说,这一点无所谓。但如果上学需要家里经济支持,特别是考虑留学的话,一定要争取父母的理解。毕竟,父母好歹已经进入社会、赚钱养家了,他们的很多话不中听也不适用,但也是生活经验,可以不采纳,但也不妨听听建议。

对于薛逸凡而言,自己的选择是经过父母同意的。

冷门:与出路无关

此外,在钟芳蓉选择北大考古问题的下面,也不乏各种声音。

知乎用户@熊头死变态 表示,人的一生有很多种选择,有选择意味着可以去改变,讨论四五年、七八年以后的事情,现在为时尚早。

而知乎用户@赫连镜繇 作为北大历史系曾经的学生,则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坦言不需要为北大的任何一个专业担心,即使是双学位,也足以满足很多人的需求。

双学位其实足以满足很多人的需求,不是非得要转,所以即便真的要转,实际上也没有很困难。

薛逸凡自己也曾表示,古生物专业作为交叉学科,出来后可以考虑石油、矿产方向,如果想做科研,主要可以研究史前生命的进化轨迹,个体特征等等;也可以应用于实际,辅助石油开采和矿藏寻找等等,同样有不错的出路。

实际上,这种“交叉学科”的思路,也正在成为New sexy,随着AI复兴,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也开始被“跨界”交叉应用到更多学科和领域,并且推动那些领域的变革,包括考古、环境、能源、医疗等等。

而包括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谷歌AI掌舵者Jeff Dean,都是这种“交叉”思路的倡导者。

所以这么看来,薛逸凡的选择,只是这个时代的趋势之一。

等到AI技能普及如电脑、笔记本,或许也就不会再有冷与热的讨论了。

而从薛逸凡的亲身经历中,也能够发现,一开始选择了什么专业或许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积极探寻自己的兴趣,积极学习、调整自己前进的方向,为自己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你觉得呢?

薛逸凡的微博文章: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534480689037380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88665681232273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63736503725054

@熊头死变态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046473/answer/1374559150

@赫连镜繇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1046473/answer/1373766379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