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够让AI普惠化?让Everyone Can AI?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全球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疫情期间,几乎在每一栋楼都可以看到人脸测温系统、刷脸设备,这就是AI普惠化的其中一个表现。
其中AI公司澎思科技,就是推动AI普惠化的明星代表,疫情之下,他们结合AIoT技术,做出了一些优秀的测温、刷脸系统和产品,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安全解封、经济复苏。
但这还不是澎思推动AI普惠化的全部,在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上,澎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原,给出了更全面的解答——如何加速技术普惠?怎样引领产业落地?AI下一阶段主攻技术侧重点有哪些?
他以“AIoT生态平台”为主题,分享了最新思考。
演讲要点:
- 2020年,普惠AI时代正在来临,AIoT成为了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 2020年正是整个AI从To G到To B的元年。
- 人工智能应该重点研究迁移学习和小样本学习。
- 我们应该以AIoT为生态模式,加速AI普惠与商业化的进程。
量子位
#MEET智能未来大会 澎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原:2020年,是AI从to G走向to B的元年,背后是边缘计算技术、AIoT技术在逐渐地成熟。
视频号
为了完整体现马原关于AIoT如何促进产业落地的思考,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量子位对他的演讲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
关于MEET 智能未来大会:MEET大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智能科技领域顶级商业峰会,致力于探讨前沿科技技术的落地与行业应用。本次大会现场有李开复等20余位行业顶级大咖分享,500余名行业观众参与,超过150万网友在线收看直播。包括新华社、搜狐科技、澎湃新闻、封面新闻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在内纷纷报道,线上总曝光量累计超过2000万。
此次,马原先生也入选了量子位“2020中国人工智能商业领军人物TOP30”榜单。
以下是演讲原文,量子位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编辑。
AIoT成为了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20年,普惠AI时代正在来临。公共安全管理、人居生活等城市AIoT,展现出巨大的智能化潜力。
其中,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成为了影响它们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AIoT也成为了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2012年我在中科院的智能视觉实验室工作的时候,它还叫做VIoT,也就是视觉+物联网,后来演变成了AIoT。
2018年,AIoT第一次在百度词条中出现。
在视觉+互联网领域上,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今年疫情期间,无论是测温设备,还是刷脸设备,AIoT终端设备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这样的科技趋势,我们在两三年前就预测到了。同时,澎思科技也是这项技术的推动者。
在未来在15年,AI整个商业模式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To G,第二个阶段To B,第三个阶段是To C。
2020年是AI从ToG到ToB转折的元年
2020年,我们会看到边缘计算技术、AIoT、云服务技术逐渐走向成熟。
随着大量的物联网设备的发展,给AI提供了很多数据支撑。
所以说,AI下一步必然会跟物联网相结合的。
以前我在旷视工作,服务的客户主要是政府机构、大型的KA客户。
后来我自己创业之后发才发现,其实大多数人没有享受到物联网和AI结合带来的便利。
所以,澎思科技就致力于做AIoT的普惠工作,让这项技术能够被更多的人享受到。
AIoT普惠最先集中爆发在城市中的金融、教育、社区、楼宇园区、地产商业之中,其市场主体是中长尾客户。
澎思科技的核心技术理念就是AI为基,IoT为翼。
其实我认为,AI的底层技术还是IT技术。从IT技术的终局思维倒推来看,它最后还是以服务的形式体现出来。
因此,澎思未来5~10年的技术方向是“AI即服务”。
从AI能力到数据能力,再到服务能力,再到IoT能力。我们将不断提升我们的业务能力,去实现这个技术闭环、实现业务数据与训练数据的并轨。
我认为,未来的AI一定是云端+边缘侧协同的方式,为场景提供智能服务。
在技术层面上,澎思会加强研发迁移学习、无监督/自监督学习、小样本学习等通用的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建设好云端AI在线迁移学习平台,为普惠智能提供技术基础。
同时,我们也会投入轻量化应用、边缘智能的IoT物联网搭建,以加强端侧AI轻量化设计,实现场景的泛化。
更关心迁移学习和小样本学习
我们为什么更关心的是迁移学习和小样本学习呢?
大家都知道AI算法在做训练的时候,需要数人去做大量的工作。
然而,我们尝试了另一个方法,先做一个预训练模型,在通过AIoT网络、通过云数据再训练,使用AI技术在不同的场景下都能做到有不同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今年2月1号,我们正式上班时候,疫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我们在新加坡的研究员收到了新加坡政府的一个需求,要求在两周内提供戴口罩、跨年龄段、不同肤色的人脸识别算法。
然而,在通常情况下,数据采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再加上标注和训练工作,工作量其实是很大的。
我们也是第一次处理这么紧急的事情。是怎么解决的呢?
首先,我们把AIoT系统搭载在AWS云上,然后把数据收集的终端放在老人院、中小学、商场出入口等。
大约两周,升级了20个版本数据版本。
最终版本的元数据没有经过标注,直接基于裸数据、基于预训练进行了迁移学习。
最后识别的成功率还不错。
另外一个例子是行人再识别ReID。
我们发现,城市里只有5%的监控器能拍得到人脸,剩下的95%是拍不到的。
人脸结构相对稳定,变化不大的。但就行人整体来说,就比较复杂了。因为他们每天的穿着、色彩、角度都不一样。
因此在采集和识别的过程中,一方面要采集数据,另一方面要生成数据。
针对行人再识别ReID问题,澎思创新性地将对抗生成网络与自监督学习算法结合,进行模拟训练。然后再通过迁移学习,进行高准确率、跨场景、跨数据库的进行行人再识别算法的研发,刷新了跨域行人再识别(ReID)Market1501,DukeMTMC-reID,MSMT17数据集世界纪录。
目前,我们在一定区域内的ReID技术,已经媲美人脸识别效果了。
澎思早期是一家AIoT公司
澎思科技的技术和产品矩阵就是通过侧端的边缘计算+云端智能,使整个业务数据和训练数据更新到云端,不断使我们的算法在前端和云端得到升级。
通过这些技术,再加上5G,会使AI能力不断提高、成本更低,达到普惠的目的。
那么,澎思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
我认为,澎思的内核是一家AI公司,但是早期却会是一家AIoT公司。
在产品落地上,我们会致力于满足智慧城市AIoT场景的中长尾客户市场的需求。通过追求极致的性价比,提供AIoT智能产品和服务。例如办公楼宇通行、智慧社区等。
这是我们这些年的产品矩阵。可以看到,大多数是通行产品。
过去五年,计算机视觉技术落地的主要项目是雪亮工程。雪亮工程主要用AI技术针对公共区域进行安全管理。
接下来,楼宇、商业、地产、校园会成为AIoT赛道的重要商业化落地场景。
上图是我们今年的一些具体案例。我们在智慧楼宇、智慧社区等场景进行了的产品落地。
在海外,我们参与了新加坡AI City的建设。与新加坡政府、企业一同抗击疫情。还在5G无人巡逻车、物流配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
在新加坡,澎思的人脸测温门禁随处可见,5G无人巡逻车也在大型商场中落地。
在新加坡的防疫工作中,已经有超过600家机构和企业使用了澎思的产品,这些对新加坡的安全解封、经济复苏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结来说,澎思科技是一家以“AI即服务”为使命的人工智能公司。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AI+IoT,以及跟SaaS应用的结合的方针。
期待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澎思产品,为整个AI时代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致力于跟行业的合作伙伴一起,建立开放、创新、融合的生态体系,共建多维度AIoT应用场景。
以AIoT生态模式,加速AI普惠与商业化的进程。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