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奖名单揭晓:清华唐杰北大数院丁剑在列,还有三体电视剧“丁仪”热议原型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327 0 0

刚刚,第五届“科学探索奖”名单出炉。

本次共有48位青年科学家获奖,其中包括清华唐杰、上海交大卢策吾,北大数院丁剑等科学家在列。

值得一提的是,数学物理学领域获奖者何颂,曾被热议是电视剧版《三体》中“丁仪”形象原型。(不过后来被他本人否认)

此次还首次出现了外籍非华裔获奖人香港大学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火星生命。

他们将在未来5年里,获得腾讯基金会300万元奖金,供自由支配。过去4年,已有200位青年科学家获得资助。

详细名单如下~

聚焦信息电子领域,来看看获奖人都有谁?

程翔,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IEEE Fellow。

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基于数据驱动的智慧网络和网联智能研究,侧重智慧交通和物流场景,包括无线通信信道建模和应用、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B5G/6G智能车联网、和多智能体协同理论和技术研究。

他共发表论文280余篇,曾获伦纳德•亚伯拉罕奖(通信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代表中国团队首次获奖)在内的多个知名国际期刊和会议的论文奖项。

耿新,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他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创建了东南大学模式学习与挖掘(PALM)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主任至今,在相关领域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百余篇。

他本硕毕业于南京大学,2008年获迪肯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院长。

卢策吾,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向:如何让机器理解人类行为;如何让理解的人类行为能指导机器人进行工作,实现人机协同。去年,一篇关于小鼠群体大脑行为理解机制登上Nature。

他曾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师从贾佳亚教授;随后前往香港科技大学、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其中斯坦福研究期间,师从李飞飞、Leo Guibas教授。

宋清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各种有源和无源的微纳米光子学器件的设计、制备、表征,并利用相关的器件研究其内在物理过程并探索其光电子应用。去年,其团队在高纯度超集成手性光源领域重要突破登上Science。

这也是宋清海教授第二篇Science论文,也被入选“2022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他本硕毕业于复旦大学,曾担任西北大学、耶鲁大学、普渡大学研究助理。目前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教授、博导。

唐杰,清华大学教授。

相信读者们已经很了解这位老朋友了。

他于今年年初入选2023 AAAI Fellow,也是ACM/IEEE Fellow。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社交网络、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等,曾获ACM SIGKDD Test-of-Time Award(十年最佳论文)。

其团队曾发布基于千亿参数大模型的对话机器人ChatGLM。他曾参与共同创立智谱AI,经唐杰手的大模型,都是这几年里大家的“老朋友”:超大规模预训练大模型“悟道”(悟道2.0参数规模达到1.75万亿);2021年与阿里达摩院联合发布的中文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M6;已经开源的中英文预训练语言大模型GLM-130B。

此次获奖名单上,有包括同济大学、西湖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等9所科研机构,以及安徽省马鞍山市、吉林省长春市等城市,首次有科学家上榜。

而北京大学共有6名科学家、5名清华大学的科学家上榜,中科大则有4名科学家上榜。

在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两个领域首次出现女性获奖人。

分别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从事物理研究的教授彭新华、同济大学做土木工程研究的教授周颖、大连理工大学从事船舶工程研究的教授邹丽。

科学探索奖设立五年来,共评选出248位获奖人,他们来自90所科研机构,平均年龄41岁,最年轻的获奖人30岁。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