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驱动达摩院?
阿里达摩院,这是马云一手发起创办、并且是退休前最看重的人才聚集地。
号称要 3 年投入超1000 亿人民币,重点进行基础科学和颠覆式技术创新研究。
如今,2年已过,达摩院驱动下,阿里也有了新标签新定位:
2019年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AI公司。
每天AI调用超1万亿次,服务全球10亿人,日处理图像10亿张、视频120万小时、语音55万小时及自然语言5千亿句。
实际上,2年源流演变,达摩院正在承载起阿里巴巴前沿技术中台的角色。
一方面是探索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另一方面则为诸多业务输出技术,比如在平头哥AI芯片诞生中就功不可没。
但达摩院中究竟聚集了怎样一批“扫地僧”?他们又都有怎样的司职、履历?
我们开动挖掘机,一一梳理。
5大领域,13个实验室
达摩院下方,一共分为机器智能、数据计算、机器人、金融科技、X实验室(量子计算)5大领域。
其中,最为强大的领域是机器智能领域,下辖5大实验室,分别是:
语音实验室、视觉实验室、语言技术实验室、决策智能实验室、城市大脑实验室。
不仅人才众多,也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
官方信息,截止2018年,已经在各个顶会/期刊发表论文53篇,斩获了12项世界冠军。
其次是数据计算领域,下辖计算技术实验室、智能计算实验室和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
机器人领域,目前只有智能交通实验室。金融科技领域有金融智能实验室、区块链实验室和生物识别实验室。
X研究领域,号称是是达摩院探索科技领域最前沿的技术的阵地,目前下设量子实验室。
院长张剑锋,十三“扫地僧”
达摩院的各大实验室,大部分都有顶尖业内专家掌舵。他们或是来自阿里巴巴体系内的研究机构,或者是新近招揽加入。
至今,阿里巴巴达摩院架构已经初步搭建完成,形成了以院长张建峰为核心,13名业内顶级专家汇聚的强大阵容。他们分别是:
- 智能研究领域:金榕、鄢志杰、任小枫、司罗、华先胜
- 数据计算领域:元尊、周靖人、李飞飞
- 机器人领域:王刚
- 金融科技领域:蒋国飞、漆远、张辉
- X研究领域:施尧耘
也不难发现规律,都是找到具体领域的大牛,再以大牛招揽小牛的方式,不断壮大架构。
目前组织架构中的每一个人,都足够能打。
金榕
达摩院智能研究领域负责人,也是达摩院常务负责人,直接向张建锋汇报。
而且金榕也是阿里开建研究院的功勋老将了。
2014年,阿里在硅谷成立 iDST(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金榕是最早加入的大牛之一,并且统领iDST美国研发中心。
金榕长期致力于统计机器学习,重点关注大数据分析及其在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等领域中的应用,比如手机淘宝中的“拍立淘”,就是出自金榕团队之手。
履历方面,金榕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是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博士。加入阿里巴巴之前,他是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曾担任NIPS、SIGIR等顶级国际会议领域主席,及KDD、AAAI、IJCAI等顶级会议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
还曾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Career Award,有超过200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获得过这个奖金的资助。
鄢志杰
达摩院语音实验室负责人。
200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期担任语音领域顶级学术会议及期刊专家评审,并拥有多项美国及 PCT 专利。
也是IEEE senior member、及CCF语音对话与听觉专业组委员,此前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语音团队主管研究员。
现在主攻智能语音技术研发,其带队研发的成果阿里巴巴智能语音入选MIT Technology Review 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
任小枫
达摩院视觉实验室负责人,目前也是高德首席科学家。
任小枫是杭州人,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然后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目前还是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客座教授。
2013年开始任职于亚马逊无人零售店Amazon Go部门,领导计算机视觉算法团队,是亚马逊最年轻的资深主任科学家之一。
2016年加入阿里巴巴,担任iDST首席科学家和副院长。
司罗
达摩院语言技术实验室负责人。
本科硕士都就读于清华大学,2006年毕业于卡内基梅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进入普渡大学计算机系任教。
数年内发表100余篇论文,并在2012年成为普度大学计算机系终身教授。
先后担任ACM信息系统(TOIS),ACM 交互信息系统(TIIS)和信息处理与管理(IPM)编辑委员会的副主编,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担任重要职务。
2014年,司罗结束8年的学术生涯,加入阿里巴巴担任iDST NLP团队负责人,带队打造AliNLP平台。
华先胜
达摩院城市大脑实验室负责人。
高中毕业于黄冈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之后加入微软工作十四年。
先是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写了200篇以上的论文,之后调岗去必应做图片搜索引擎,最后在微软美国研究院做图像识别方面的应用研究。
2015年,被老领导王坚挖角,加入阿里巴巴iDST,担任副院长,目前主要主要研发城市大脑、工业视觉、智能健康、智能设计等相关视觉智能技术。
曾获选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协会院士(IEEE Fellow)、美国计算机协会ACM2015年度杰出科学家、MIT TR35大奖(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创新人物)等荣誉,也曾担任ACM Multimedia大会的程序委员会主席。
在在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50余篇,拥有60余项授权专利,将担任ACM Multimedia 2020联席大会主席。
元尊
达摩院计算技术实验室负责人,也是阿里平头哥首席科学家。
1997 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之后在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分别在1999年和2002年获得电机工程系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年博士毕业后,在IBM担任微电子部门全球设计中心的咨询工程师。
2003年,加入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于2008年获得终身教职,2012年提升正教授。
之后加入AMD,负责组建和领导AMD北京研发中心的研究部门。2014年转入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担任电机与计算机工程系(ECE)正教授。
发表了近300篇研究论文,获得多个国际会议的最佳论文奖,以及NSF CAREER award,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等。2014年获得IEEE Fellow的荣誉。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集成电路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和嵌入式系统设计。发表过近300篇期刊和会议论文。
云尊是中国在芯片硬件架构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荣誉等身,实现了UCSB名人堂大满贯。
周靖人
达摩院智能计算实验室、大数据智能计算和搜索推荐平台负责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200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计算机博士学位,前微软研发合伙人。
拥有16项相关专利,并在国际多家权威期刊发表了50多篇顶级论文,2018年入选IEEE Fellow。
2015年,加入阿里巴巴,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负责达摩院智能计算实验室、大数据智能计算平台、搜索推荐事业部。
研究领域包括基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数据计算处理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平台。
李飞飞
达摩院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负责人。
高中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之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南洋理工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于波士顿大学。
2011年进入犹他大学大任教,之后成为计算机系终身教授。曾获ACM、IEEE、Visa、Google、HP、华为等多个奖项。
获IEEE ICDE 2014 10年最有影响力论文奖、ACM SIGMOD 2016最佳论文奖、ACM SIGMOD 2015最佳系统演示奖、IEEE ICDE 2004最佳论文奖、美国NSF Career Award、2018年ACM杰出科学家等。担任多个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的编委、主席。
2018年5月正式加入阿里巴巴,成为数据库团队负责人,也是达摩院数据库与存储实验室负责人,也负责阿里云
主要研究方向为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数据安全、智能化数据库等。
王刚
达摩院智能交通实验室负责人,菜鸟ET实验室联合负责人。
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2010年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获博士学位,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终身教授,人工智能顶尖期刊IEEE TPAMI编委,ICCV 2017和CVPR 2018领域主席。
2016年,因在深度神经网络设计上的贡献,成为MIT评选出的10名亚洲区35岁以下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得主之一。
2017年3月加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研发工作。2018年,阿里确认布局自动驾驶,由王刚率队研究。
蒋国飞
达摩院金融科技研究领域负责人,生物识别实验室负责人,蚂蚁金服副总裁。
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达特茅斯学院。
2004年加入NEC,之后工作12年8个月。2017年2月加入蚂蚁金服前,担任NEC集团的副总裁,负责NEC美国研究院。
发表160多篇顶级论文,曾获SIGKDD等会议最佳论文奖,研究领域有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计算机安全和软件定义网络等。
漆远
达摩院金融智能实验室负责人,蚂蚁金服蚂蚁金服首席AI科学家、副总裁。
2005年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之后在MIT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7年加入普渡大学,2013年成为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统计系的终身(副)教授。
担任过机器学习权威杂志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的执行编辑以及机器学习会议ICML的领域主席,并获得微软牛顿研究奖和美国科学基金NSF Career奖。
2014年加入阿里巴巴,也是iDST的创始人之一。2015年转岗到蚂蚁金服,负责打造建立金融智能中台等业务。
张辉
达摩院区块链实验室负责人,蚂蚁金服区块链部门负责人。
1996年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学位,2005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读博期间曾在贝尔实验室实习。
博士毕业后,加入NEC工作十多年,曾担任NEC Labs America部门主管,专注于高性能分布式系统与网络的研究以及产品开发,特别是P2P网络算法。
2017年8月加入蚂蚁金服,负责区块链部门。现在也是IEEE Senior Member,发表40多篇顶级学术论文。
施尧耘
达摩院量子实验室负责人。
福建晋江人,1993年高中毕业于泉州五中,之后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系。
1997年毕业之后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毕业后,先是在加州理工学院的量子信息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后,之后加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历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正教授。
研究涉猎量子信息科学的多个领域,包括量子计算复杂度、量子计算经典模拟和量子密码学。
2017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负责量子实验室的筹建与领导。
达摩院人才思路和启示
核心一句话:找具体领域最牛的人,再大牛招小牛。
在达摩院成立以前,阿里在2014年就开始建立iDST等企业内部研究组织,招揽学术领域大牛展开前沿研究。
而金榕、漆远、闵万里、华先胜、任小枫等都是那一时期加入阿里的。
但企业内部设立研究院,全球都有通病和挑战:
如何平衡研究部门和产品部门的关系?
因为研究部门通常不承担营收压力,也多与实际业务脱节,属于花钱部门。
但产品部门也有技术研究团队,或者直接与研究部门紧密配合。
于是时日一久,有营收会赚钱的产品部门,可能就会在话语权上占据上风。这也是企业研究院风光招揽学术大牛,但后来难免得而复失的核心原因。
不过在阿里达摩院,这个问题现在被解决得不错。
一方面,因为马云亲自重视,而且放话:“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用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
而且阿里体量和营收能力,现在并不担忧投入。
另一方面,从达摩院建立第一天起,马云就强调要做有用的研究,不搞纯研究,与实际业务结合。
阿里自身的多元业务和经济体,也提供了跑马场。
之前达摩院定位,或许还处于阿里自说自话阶段,但现在2周年之后,可以更加清晰看出演变形成的角色:
前沿技术研究中台、顶级人才中台。
这个“中台”,可以各个业务提供支撑。
于是一些交叉任职和负责人重心变动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
比如漆远,因iDST而加入,也是达摩院一员,但同时目前更知名的身份是蚂蚁金服首席AI科学家、副总裁。
以及任小枫,如今虽然还在列达摩院官网,但重心已迁移至高德业务中。
此外,阿里也在探索达摩院在“虚”与“实”之间的平衡。
比如核心打造了天猫精灵的阿里AI实验室,最初隶属达摩院。
但伴随天猫精灵业务进展和承担业绩营收考核,在2018年11月的阿里架构调整中,阿里AI实验室转入了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负责人陈丽娟(浅雪)也转向CEO张勇汇报。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已经汇聚了众多垂直领域大牛,但达摩院依然还有多个关键职位空缺,比如数据计算领域、机器人领域、X研究领域的各大负责人等等。
达摩院在其官网明晃晃放着这些空缺,像是一种昭示——剧透还将进入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也像一种人才吸引的方式:
仍有上车机会,仍然虚位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