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亿用户的产品上搞AI是怎样的体验?微信AI大牛周杰: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416 0 0

加上最近,微信AI把机器翻译的全球王冠,也揽入怀中——斩获了WMT2020国际机器翻译大赛中英方向第一名。

所以按照上述成绩,微信AI在这一年里,完成了对话系统、数学推理、翻译等场景下一系列全球登顶。

但如果认为微信AI的成绩,单是科研方向的影响力。

那微信AI团队成员,就会用工业产出方向的数据告诉你:你错了。

周杰披露说,微信AI内部,主攻语音的智聆,和主攻NLP的智言团队,在过去一年中都有亮眼的落地数据:

智聆,基于深度学习研发语音识别技术,每天处理超过4亿条语音,语音识别正确率达到97%——有没有感受到今年语音转文字准确率更高了?而且智聆还为微信、腾讯其他产品中提供了技术支持。

智言,专注智能对话和NLP,则以腾讯小微开放能力为核心,为除了家居硬件、PaaS、行业云和AI Bot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让人与机器以最自然、最便捷的方式交流沟通。

不过,从科研进展到工业落地,这个过程中,微信AI团队也有自己的风格和推进路线。

技术落地的优先级标准

周杰的回答言简意赅:「用户价值」。

这很微信。

他强调,「用户价值」这一落脚点,就是微信AI落地产品的优先级标准——或者就是最高准则。

这个过程中,需要AI团队跟产品经理不断接洽、共同协作。

周杰还举了一个例子。

就TTS(语音合成)音色来说,从技术角度来看,负责将内容提供给用户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用户需要的不仅仅是内容,还有情感。

而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的场景,所希望听到的音色是不同的。

比如,小朋友喜欢听小朋友的声音,自己在工作比较忙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听到清晰的语言,节奏明快一些。

用户第一次接触的并不是它的对话能力、多么深的知识图谱,而是音色。

只有「细粒度」的需求才是才能击中用户真正想要的。一定要真正、直接的去解决用户问题,而不是为了迎合用户广泛的观点。

所以这种“日常”,也能侧面窥见微信团队的技术风格——用户价值是检验技术落地的最重要标准,产品经理的角色至关重要。

同时,这也是之前张小龙强调的“源动力”和敬畏心。

周杰也坦承,外界对于微信上马各种AI能力的需求旺盛,但对于他们来说,内心深处始终紧绷着一根弦——任何微小的变动,都会影响到12亿用户。

这根弦要求他们心怀敬畏,又需要在全面推送前,把技术打磨到最好。

不过,这不意味着微信AI目标不明确。

周杰说,去年公开过微信AI的自我定位——「对话即服务」,在经过一年的试跑之后,这依然没有变化。

他强调,人们需要的不是AI技术本身,需要的是AI技术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一种服务。

“这也是在微信做AI感受到的独特之处。”

当然,在微信搞AI,感受还不止于此。

在微信搞AI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周杰分享说,微信的AI团队并不以人数规模来计,但对外连接和释放的能量却不小。

微信AI在腾讯和微信的生态基础上,走「开放平台×开放平台」的打法。

共分为两个平台:

一个AI开放平台,在腾讯大生态之下,或者叫对话开放平台。

另一个是微信独有的生态,比如小程序开放平台、公众号开放平台、支付开放平台,以及企业微信开放平台。

最后两个开放平台相乘,可以帮助微信AI团队在人力较少的情况下以更快的速度触达更多的用户。

但与此同时,在打通生态时,涉及到的接口、技术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多设备端想法背后带来的多样化场景,可能会遇到各种技术难题,这时候就需要各个领域的人才来解决。

这也是周杰认为微信AI的优势所在,技术工程师,拥有生态级的能力输出机会。

而且众所周知,微信在组织形态上,也极具扁平,这让团队内部氛围也与众不同。

那么周杰作为微信AI团队的负责人,又是如何来“领导”团队的?

足球迷周杰,打了这样一个比方。

团队运转,就像「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而员工是在球场上踢球的队员,他是裁判。

于是检验“领导”水平的标准,也就可以这样转换——什么样的裁判是一个好的裁判?

周杰认为,真正优秀的裁判,是大家在看一场精彩的比赛的时候,谁也不会注意到「裁判」的存在,但会保证比赛的精彩和流畅。

所以周杰说,希望自己能够隐性推动整个团队的成长,而不是站在一个很显眼的位置。

同事负责提升「上限」,我就负责提升「下限」。

而就在这样的理念下,目前微信AI团队的风格非常开放,也非常年轻。

在微信AI团队内部,好奇心被格外推崇。这也是周杰对更多即将迈步职场的年轻人的鼓励:

希望大家不管工作了多少年,永远保持像刚毕业的学生那样,始终用好奇心来推动自己和团队的成长。

当然,言外之意虽隐晦却也不能感知: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加入微信、加入微信AI团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