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治愈后二次感染!33岁男子感染不同毒株,张文宏:非复阳,但还属个例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484 0 0

最新消息,一名从欧洲返回香港的疫情康复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再次呈阳性

这名33岁的男子于今年3月底首次确诊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复出院。

然后,他于8月初从英国路过、到西班牙旅行,回到香港后,再一次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团队证实,这是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

那么,这种二次感染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如何,之前产生的抗体又是不是完全没用了?

对于香港大学给出的研究结果,张文宏医生做出了详细的解读。

「再感染」并非一般意义的「复阳」

张文宏医生表示,要注意“再感染”与一般意义上“复阳”的区别。

这一次香港大学报道的新冠肺炎康复者,经测序证实,再次感染的病毒株与此前感染的病毒株存在差异,因此是再感染,而不是复阳。

「复阳」

国内外此前有过许多复阳报告,但多数认为,这些情况都属于无传染性的核酸残留,没有发现有明显的传播证据,临床意义不大。

也就是说,这些复阳出现的原因,是人体表现已经康复了,但体内还残留着一点病毒核酸,但这些核酸已经不具有传染性了。

「再感染」

与一般意义上“复阳”的情况不同,“再感染”是指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

之所以“再感染”受到全世界关注,是因为与这2点有关:

1、人类群体免疫持久性的问题;
2、未来疫苗保护的时间,以及重复接种疫苗的间歇时间的问题;

换句话说,“再感染”意味着人体免疫能持续多久,以及关乎疫苗接种持续效果的问题。

但这一次的“再感染”,目前还没有提供充分的学术信息,这些学术信息包括:

1、病毒培养:需要证实是属于核酸阳性,还是活病毒;
2、核酸比较:彻底比较两次感染病毒的核酸全序列;

也就是说,这次的33岁男子4.5个月后“再感染”的情况,目前还属于个例,需要在更大的感染后人群中观察。

毕竟,全球目前有2200多万人感染过,如果“再感染”成立,那么在新冠疫情高发和流行的地区,再感染会成为常态。

但,一切的具体情况都还有待定论,毕竟,美国此前也有“再感染”报告,但最终没有全面的学术报告发表,所以不了了之。

张文宏医生表示,对于这次个例,目前还不需要过于紧张,因为历史上常见的其他冠状病毒(包括由普通冠状病毒引起的感冒、SARS、MERS)的感染后免疫时间都远远超过4个月

毕竟,最终的情况还需要看港大进一步的科学报告,以及全球之后的陆续报道。

那么,这次的再感染个例,本身情况如何呢?

「再感染」的患者情况

首次感染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指出,这名33岁的男性患者在3月26日通过核酸检测,确诊感染新冠病毒,但到3月29日时,他的症状已经消退。

4月14日,经过24小时间隔的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这名男性康复出院。

二次感染

8月15日,这名男子途径欧洲回到香港,入境核酸检测呈阳性,再次隔离。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研究人员指出,患者第一次和第二次确诊发现的病毒基因组并不一样。

事实上,这两种基因一共有24个核苷酸不同,而这24个发生突变的碱基,一共分布在9个蛋白上。

住院期间,这名男子处于无症状状态,体温(36.5℃)和其他健康指标正常,胸透也正常。此外,在住院期间,经过一系列核酸检测,能发现这名男子的病毒载量不断减少。

康复者该怎么做?

对于这件事本身,以及大众普遍比较关心的疫苗问题,有学者做出了自己的解读。

Wellcome Sanger研究所Covid-19基因组计划的高级科学顾问、Jeffrey Barrett博士表示:“二次感染不是复发,与单一感染后复发相比,发生两次不同感染的可能性会更高。”

当然,他也表示,不能从个例中得出任何有力的推论,具体情况还得看后续研究。

至于康复者的防范工作,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的团队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几个月后,正常人的抗体会有所下降,所以对于已经感染过一次的人,也要考虑接种疫苗。

换而言之,康复者应该继续保持防范意识,考虑将来接种新冠疫苗。

参考链接: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d_4JvJ8s9fm7lYZWlubxbqXanNaQLCi/view

https://uk.news.yahoo.com/first-case-covid-19-reinfection-145255008.html

https://weibo.com/u/1223537365

https://weibo.com/u/7454177482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