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来信 | 投资人张璐:传统产业技术转型中的4大机遇和3大挑战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AI工具箱
412 0 0

张璐·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

编者按:这是硅谷知名投资人张璐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坛》是的专题演讲下集。

她纵横技术前沿和产业应用之间,条理清晰地指出了AI等新技术正在给产业带来的新机遇。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数据安全和隐私风险挑战。

最后,身处科技创新中心硅谷,张璐也分享了对于技术变革和动荡世界中的发展看法。

总之,这也是一篇值得一观的技术趋势思考。

演讲者张璐:Fusion Fund 创始合伙人,硅谷知名投资人、连续成功创业者,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2015年创立Fusion Fund,现管理上亿美元资本。

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一档坚守“思想性、学术性”的双向互动节目,具有一定文化品位和强烈的文化抱负。节目被《新周刊》誉为“15年来中国最具有价值的电视节目”。节目嘉宾包括:杨振宁、易中天、林毅夫等多位海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等,其中张璐是节目史上最年轻的演讲嘉宾。

要点

新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机遇:

  • 工业物联网机遇
  • 3D金属打印技术
  • 智能交通系统
  • 航空科技

新技术带来隐私安全挑战:

  •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
  • 新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
  • 数据垄断同样具有巨大威胁

全文

之前跟大家分享的是科技创新释放人类潜能,是在讲科技怎样作用于人,当然除了科技作用于人之外,它也会给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我们所身处的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带来一个巨大的变革和一个驱动力。

这也是过去这两年包括在达沃斯会议上,我们经常会讨论的一个话题——第四代工业革命。而第四代工业革命对于传统行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大国,又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怎么样可以快速的用技术去赋能传统行业、提高它的效能、降低它的成本,来保证工人的安全以及协同我们即将面临的人口架构调整。

我们经常会聊到说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等,包括传统行业和新的技术产品在进行整合的时候也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经常我也能看到现有的一些行业在使用新技术的时候,它会有一个巨大的担忧,就是我会不会被新技术给替代掉?

替代掉之后,我是不是就失去了我的优势?

新技术对现有产业的两种可能影响

但核心是我今天一直讲到的一个词——新技术,它和产业和人的结合,他第一步一定是去赋能。

新技术的创新,他必然会导致新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但是新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不代表一定会替代掉原有的玩家。

比如说现在的新技术和现有的一个产业进行整合了,他可能会有两个结果。第一个结果是整合的结果非常好,效能提升很快,相互双方也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方式。

因为新的技术,企业它获得了很好的产业应用市场数据,从而帮助他制定了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它有快速的赋能,然后获得了很好的收入和成长。

这个时候就可以看到新的技术它赋能传统产业之后,传统产业会进行的一个自我变革,它会改变自己本身的思维方式,去进行数字化经济的一个转型。

这是第一种方式,这个时候去引导一个新的产业模式,实际上是自发产生的。

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买车,车可能对大部分人看来是一个生活的必需品,一个奢侈品。

但是在未来无论是说电车,还是说车的发展过程中都用到很多新的技术,它可能会在未来变成一个电子产品,当它变成一个电子产品之后,如果传统车厂可以很快的适应这样的一个新技术结合的节奏,它就会改变自己的产业模式、分销模式、商业模式,去进行这样的一个整合。所以这个就是我讲到的第一种可能性。

当然第二种可能性是什么?是新技术和现有产业进行结合了,但结合的效果不好。因为现有产业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新技术的效能,或者说只在部分地方去应用了这样的一个新技术,就给了这些创新公司一个巨大的机会。

它在和传统产业合作的过程中,他也在学习,学习到传统产业的游戏规则,上下游供应链,怎么样将一个非常重资产的制造业变成一个相对轻资产的,不再只追求规模,同时追求个性化制造的这样的一个新的产业。

这个时候就会发生很多人会担心的替代。但这个替代的前提是基于第一步走得不顺畅。

所以对于现有的产业玩家来讲,大家在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去合作,但更重要的是会互相激励,互相激励的过程中去看到未来的机会,然后看看谁是最后的大赢家。

新技术带来的新兴产业和机遇

1)工业物联网

其实工业物联网也是大家听到很多的一个概念了,终于在过去的这几年,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们快速的看到工业物联网不再发生在一个小的行业的一个区域,它可以大规模地铺到大量的生产线中。

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汽车生产方,它可以直接通过工业物联网的一个系统去监控他的库存、容量、性能检测等等。

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设备制造方,它也可以通过他的这些高频传感器或者是高精度传感器去检测这个工具被用了多少遍,然后我的每个零件在哪去进行更好的资源调配。

我们到电力公司,它甚至可以把这些传感器安置到所有的电力设备上面,去监控我的电力设备是不是出了问题,出了问题之后,是不是可以把信息及时的分享到社区,告知大家有一些突然断电的可能性,甚至说我们聊到中国非常传统的矿业,也可以在开矿的车上装上上百个摄像头和传感器,就形成一个无人驾驶的矿车,也可以去更好的保护工人的安全。

2)3D金属打印技术

所以这些都是工业物联网所带来的巨大的应用场景,它给了工业一个大脑。

从一个小的大脑开始到最后的超脑,从而去达到我们所设想的万物互联的工业应用场景。除了这些之外,工业还有一个巨大的走向,就是从规模化到定制化的一个走向。

传统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一直以来的核心是重资产,规模化生产。但带来的问题所产生的产品利润率比较低,怎么样可以产生高利润率的产品,那就是进行个性化。

个性化,当然现在所驱动的技术核心一定是3D金属打印技术。

现在的技术不仅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更重要的是3D金属打印的成本也越来越低,而且可以去适应各种各样不同的金属材料,去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完成个性化定制打印服务。

但是光有3D打印技术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工业物联网去及时整合用户的需求信息,然后把这个信息传递给生产线,然后再去进行资源的分配,生产线的分配,去生产不同的产品。

3)智能交通系统

除了我们聊到的很多传统制造业,可能大家觉得离我好像稍微有点距离,但智能交通系统其实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一个重要的产业。

我们一提到智能交通系统,大家第一反应就是这两年这么多人在讨论无人驾驶。确实无人驾驶技术很重要,但是真的实现我们所想象的L4、L5的无人驾驶技术还需要很多年。

但如果真的仔细去想,其实无人驾驶它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什么?是路上有人开车、和车开车。

这个时候我们当然需要一个很聪明的无人驾驶系统,因为人是非理性的,机器是理性的,我们人类有很多的马路杀手,可以创造各种各样的极端情况,导致机器无法去反应。

但除了第一阶段之外,我们其实还有第二阶段,就是路上只有车开车,这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一个终极阶段,当路上只有车开车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一个非常聪明的无人驾驶系统吗?不一定了。

那个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把整个交通系统进行智能升级,交通灯是智能的,楼宇是智能的,然后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密布之后,我们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城市大脑、交通大脑去进行全城市的一个交通系统资源的布局。

我们每辆车不再需要自己去进行一个判断我要做什么样的一个行为、要停止还是继续开动,而是成为相对整体的控制系统中的一部分,以最高效和最方便的方式去服务整个交通系统。

所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二阶段的无人驾驶。现在由于新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来我们可以顺畅的走完第一阶段,但在一些特殊的场景、特殊的市场或特殊的城市,我们其实是有机会可以直接跳到无人驾驶的第二阶段的,而这个时候他主要的驱动力就是智能设备所驱动的智能交通系统。

所以这些新的技术的集成,它解决的不仅仅是大家每天会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拥堵问题,它还解决了另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在低效能的系统中我们所浪费的能源问题。

所以新技术的发展,它的核心一定是赋能而且同时是提升效能的,这不仅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去创造我们的生活,而且可以更大地降低我们产业、对于能量的消耗。

4)航空科技

另外一个现在被新技术推动着快速变革的技术就是航空科技。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就是在我小的时候,航空科技还是一个好像只有政府能做的行业。

为什么在过去这十多年,有越来越多的民营机构和个人机构、私有公司开始在踏足这个行业,是因为新技术的发展让航空科技的门槛在降低,让他一个重资产、大投入、试错成本高的产业在悄然的发生变化。

首先第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3D打印技术。当然大家都知道金属打印它可以形成部件的一体化,这个特性对于航天科技格外重要,为什么呢?因为无论再精密的器械合到一起的时候,你总会有肉眼不可见的校准层面上的问题。

但这一个小小的校准问题,在发射的过程中,在外太空这种极端的环境下,都可以被无限的放大,造成非常大的潜在危险。

而3D金属打印技术经过过去这几年的发展,它的优势就是它越来越多地消除了打印过程中杂质和气泡的产生,而且他可以去适应各种各样不同的多型材料,打印的速度也在快速提升。

所以举例来讲,比如说对于一个火箭的涡轮,你可能要三个零件组装到一起,这是它原有的生产方式。

但现在通过3D金属打印可以把这三个零件打成一件,无论你做的再精密的三个零件,它总是会有校准的问题,但是一件之后的话它就是一个完整的一个金属零件,而这个金属零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非常低。

而在这个过程中3D金属打印的成本足够低,因为它可以在不停的校错的过程中去纠错,不像我们传统工业生产的时候,你每次要开模,开模的成本就很高,但3D技术打印非常灵活,所以你会发现它所驱动的这些航空科技技术发展的代价和成本其实是低很多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像Space X还是其他的公司,他受益于这样的技术,同时它基于自己的一个工业大脑、工业物联网进行快速的信息收集、纠错,它虽然也经历过几次发射失败,但是可以快速地进行信息的整合,快速完成它的成功发射。

现在不止火箭发射,我们已经有了宇宙飞船的发射。相对应的航空科技的发展,它也在反向影响我们在地球上的这些产业的发展,航空科技本身技术的创新,也在影响我们地面上这些现有产业技术的一个能力的提升。

我在这里面还放了一张图片,在右手边的这张图片,它其实是今年Space X他发布的一个新的项目,就是星链项目的一个图片。

当然大家会听到说,星链项目在地球的周围有一个卫星网,它会给我们所有的人类提供非常好的网络服务,但这只是第一步。

他真正第二步会做什么?它会给予我们一个太空中AWS——太空云服务的这样一个平台。

所以在以前如果说我需要了解一下太空中的信息,我需要用到一些卫星图像,我要做的是我要发一个自己的迷你卫星,成本代价都很高,但是如果发布了这种太空AWS云服务之后,我可以直接购买他的服务,购买他的信息。

所以一个比如说油田公司就可以直接通过卫星图像去监控我的油仓油井运输船的信息发展情况,而不需要自己去发射很多的卫星。

所以在天空中发展的科技也在反向的影响我们在地面上的技术的发展,而地面上技术的发展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向太空去探索和进发。

数字信息安全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到目前为止给大家分享了很多创新技术对人类的赋能、对产业的赋能、释放我们人类的潜能,帮助我们的产业去进行产业革命。

在这个过程中聊到了很多次的就是数据的传输,也就是我们整个数字化了之后,包括我们的数字化人,数字化资产,还有我们产业的一个数字化产业,工业界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所以你看我经常重复的一个词就是数字资产。在接下来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我们作为一个个人,或者说产业,可能我们最有价值的资产,不止是我们现实中有的资产,还有我们的数字资产。

既然这个资产如此重要,那我们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要保护他的安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探讨新技术创新的时候,也要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在进行新技术创新探索中会面临的潜在的问题。

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讲说网络犯罪、系统犯罪、网络安全犯罪会成为困扰我们最大的犯罪行为之一。

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增加

当然现在可能大家还没有最直接的感受,因为没有说黑客真的攻到你的家里去,所以你可能不会觉得说这个世界这么危险,万物互联之后我们不是只有便利吗?

但实际上我们不所知的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每天每时每刻都有成千上万起的黑客攻击正在发生。

我有幸在硅谷而且认识了一群黑客朋友,所以他们时刻提醒我,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危险。

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要是愚人节开玩笑,你怎么开玩笑?你可能买一个玩具放到女朋友的椅子上,她坐一下,然后怎么样?但是我的这些黑客朋友,他们怎么开玩笑?他会黑进对方家里的智能温度调控系统,然后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把你的温度调到三十七八度,然后怎么样你都没有办法把它改下来,除非你把它砸掉。

所以这就是现在对于他们来讲很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我们所有的东西在家里都互相相连,万物互联,所以它可以到你家里的比如说智能冰箱,安全系数比较低的或者说是智能盒子,然后再通过路径劫持,跳到你的摄像头,甚至说我们现在说电控设备就是汽车的电控设备,特斯拉它有被黑进去的潜在的风险。

当然我这些朋友都是好的黑客,他们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谷歌Facebook或者Apple发布了新的系统,它会黑进去,之后告诉公司说我黑进去了,你这儿有一个漏洞,然后公司也会感谢他,给他一些奖励等等。

但是大部分的黑客不是像他们这么友善,或者说这么愿意为世界做贡献,所以确实我们要作为个人深刻的意识到网络安全的一个挑战,同时一定要加以戒备——怎么样去保护我们的数字资产?

工业行业面临的问题,可能比我们个人面临的问题更加严重。因为可能个人面临最大问题是数据隐私,我的信息被泄露了之后,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但工业界的问题,你可以想象,一个工业智能系统,或是工业物联网系统被人黑进去了,黑客可以偷走信息,它可以控制整个生产线,它控制了生产线之后,他可以做的事情或所带来的影响,甚至潜在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另外工业界现在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整个工业物联网的布局过程中,有很多相对安全程度比较低的低成本的传感器、远程摄像机、路由器等等,所以它就会带来很大的一个挑战: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数据,怎么样在已有的传感器的基础上面,再去加一层网络安全。

在过去这两年就有一个特别臭名昭著的僵尸网络攻击叫做My Ray,已经是在很多的工业物联网的系统中快速的铺开,所以大家也在迫切的寻找这样的一个解决方案。

新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领域的应用

在过去一年我能看到的好处是,虽然我们确实在面临巨大的挑战,但另外一方面大家也确实看到,新技术也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部分网络安全的问题,比如说人工智能的应用。

单纯通过人力或者依靠IT系统去保护系统和保护我们整个网络安全还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对于传统的网络安全公司来讲,他所熟悉的环境是什么?是数据中心、办公环境和个人设备。

但现在尤其是工业物联网,它整个大的环境非常复杂,所以应用了一些人工智能的技术之后,也可以通过技术的方式,比如说抵掉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的恶意攻击,剩下的部分再由人去完成。

但是整个过程还是需要人的深度参加。所以我们无论是作为一个个人,还是作为一个产业的参与者,还是要深刻的意识到这个数字时代、网络时代、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所面临的巨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可以去有意识的在这方面进行资本的投入,在早期进行更好的预防。

数据垄断同样具有巨大威胁

刚才提到我们第一个面临的新技术应用的挑战是网络安全,另外一个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数据垄断。

我刚才一直在讲的一个词就是数据资产,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个人的数据资产,工业界有工业界的数据资产,它既然是一个资产,是不是它就不应该被垄断。

但现实的情况是,确实在整个科技界甚至大的产业内已经发生了数据垄断这件事情,大家可能想到的,立马能想到的就是我们个人的社交数据。谷歌、Facebook它拥有甚至说垄断我们的个人社交数据,企业数据在谁手里?在微软和亚马逊的手里。

除了这些,其实还有更多的数据在被大公司所垄断,比如说我们的生物医疗数据,在医疗和药品公司手中,比如石油行业的石油数据、产业数据,在大玩家手里。

所以这种数据垄断、数据资产的垄断,一方面违背了我们本身对于数据资产的一个定义,二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需要数据的快速收集和分析来驱动整体科技的创新,但如果数据被大的机构所垄断,那么新的企业创新成本就会越来越高,它对创新生态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同时我刚才也提到,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网络安全数据资产会面临很多潜在攻击的危险。

如果数据被单一的垄断在某些机构中,它受攻击的危险程度,风险程度,包括未来被滥用的一个风险程度也会大大的提高。

所以这也是在过去两年、一年的时间,我、包括硅谷其他的一些科技行业的领袖,我们开始致力做的一件事情,帮助这些政策制定者去更好地了解到真正的科技圈面临的数据垄断问题。通过法制的角度,通过数据监管的角度去更好的帮助整个创新产业去形成一个反数据垄断的一个法案。

数据监管应该如何实施——监管技术还是数据?

还有一个我们现在也在进行大量的讨论的,就是数据监管。当然数据监管最早大家也会聊到很多是基于我们每个人的数据隐私安全,所以我们对数据要进行监管。

但更重要的一部分,其实更大的一个话题在硅谷,我们讨论的是到底对科技行业应该进行怎样的一个整体监管?监管的对象到底应该是技术,还是数据?

其实就在前一段时间,旧金山颁布了一个法案,禁止执法机构通过使用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去执法。

当时这个法案颁发了之后,其实我听到是很失望的,因为在我看来,被监管的对象不应该是技术,因为技术它是中性的,而且监管工具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需要被监管的是数据。

而且具体来讲要监管的是一:数据存储权。

二:数据使用权。只有在这个方面进行更好的监管,才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去帮助创新企业,包括科技公司可持续性的一个发展。

在2018年的时候,欧洲就出台了GDPR,它也是当时全世界最严格的一个数据监管的法案。而在加州,在明年,CCPA,也是数据监管法案,也是全美境内现在最严格的数据监管法案会在2020年正式生效。

所以这是我们看到的一些好的动向,我们也希望可以继续去推动这些数据监管,无论是在欧洲、美国,我也期待未来在中国看到更多的数据监管,去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技术,做一个工具,更好的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去保护我们每个人的数据资产,去保护我们产业的一个数据资产。

科技创新和政治紧密联系

其实以前尤其是在硅谷工作生活的人,我们都有一个相对天真或者说有点理想主义的想法,觉得科技创新和技术和政治是无关的。

我们都是创造者,我们在通过技术的创新去改变世界。但是在过去的一年,我深刻地感受到,其实科技的方方面面和政治都有非常大的联系,而且互相也在进行博弈和影响。

所以在过去的这段时间,中美争端对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也产生了短期和长期的影响。当然短期的影响大家会听到,比如说很多美国的企业他没有办法去探索中国市场,中国的企业在美国也面临市场的巨大挑战,但是其实我更担心的是对科技创新的长远影响。

在以前其实硅谷的整体创新风潮是非常全球化的,甚至我们一直都觉得硅谷它并不是美国的硅谷,硅谷它是全世界的硅谷,因为你会发现在硅谷诞生的企业,他从第一天开始考虑的就是全球化市场,它就是全球化思维,因为这是他的定式,他想我产生的这些优秀的技术会成为全球应用市场的一个供应商。

但是现在由于前一段时间美国政府对于中国一些企业的一些行为,我就已经听到一些大的企业,他们开始担忧,说我将来不能够只采用单一的技术提供方,我需要建立自己的一个基础技术体系,甚至说我要一个备选方案,我要多家供应商。

所以这样对创新带来的影响就是企业可能在未来全球化的探索会受到很多政治因素的一个影响。另外一方面全球化市场的应用场景也不像过去那么容易的可以去反向给予科技创新企业很好的一个反馈。

技术创新从业者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可能我们作为一个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包括很热心的科技行业的从业者或者是爱好者,我们都肩负了更多的责任。

因为我还是那句话,技术它本身是中性的,技术创新发生在一个好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它快速地渗透到各个市场,去产生非常好的社会影响,但如果发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谁拥有技术确实很大程度上去影响技术的走向。

那么所以我们作为科技行业的从业者、创新的驱动者,或者说创新企业的投资人,就有更大的责任要去保证技术往好的方向走。技术的应用不仅是限于特定的人群,可以真的普惠全世界。

所以在动荡的时代当然它有挑战也有机遇,我也是希望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可以去号召更多的人去更多的关注技术发展,而且是更多的以理性的态度去关注技术在全球的一个应用市场。

在最后的话也是想和大家分享一句我们在硅谷创业者经常会讲到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在设定目标时经常会自勉的一句话,那就是向月亮进发,即使没有成功,你将置身于群星之间。

无论世界怎么样的变化,时代怎么样的动荡,技术创新还是我一直以来保持有巨大热情、巨大动力的行业,因为技术它所产生的社会效能,它给这个社会带来的影响,甚至我们现在讲是不是社会到了一个奇点临近的过程,它带来的可能性都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既然技术是中性,如果我们可以保证我们一颗一颗纯真的心、一颗志存高远的心去推动它发展,必然也会看到技术给我们最好的一个世界。

最后以这句话来结束我今天跟大家的分享,这也是我很信奉的自己做事和我团队在做事的一条格言:

改变世界的同时变得富有。

当然我们做任何的科技创新不能光追求改变世界,没有巨大商业价值的技术创新,它很难去真的达到我们改变世界的目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最终的目的包括我们做的所有事情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可以改变世界,谢谢!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