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中国科技公司,正在联合国在指定新的刷脸标准。
相关草案将于2019年底前完成,并将快速审批。
这一消息,来自于FT最新报道,参与者有中兴、大华和中国电信。
新标准的落地与实施,有助于中国相关企业在其他中国家开拓新的市场。
中国“刷脸”标准出海
据FT报道,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中,中兴、大华等公司都提出了新的国际标准,用于人脸识别、视频监控、城市和车辆监控等场景。
这些标准中规定,要将检测到的面部特征存储在数据库中,包括种族、肤色、脸型、胎记、疤痕和其他人口特征等。
面部识别等技术的建议用途,包括警察在公共场所对人员进行检查、确认员工考勤情况、逮捕罪犯等等。
整个联盟由近200个成员国组成,对非洲、中东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有极大影响。
这些国家没有资源制定统一的标准,通常会采纳联盟批准的标准作为政策。
相对来说,这些标准对欧洲和北美的国家影响有限,他们有自己的区域性标准制定机构。
此前,中兴和中国移动提出“智能路灯服务的要求和功能架构”的标准文件,并在今年6月份被接受为标准,其中就包括“在部署智能路灯时添加视频监控功能”的内容。
国际电信联盟的标准,通常情况下需要两年的时间来起草和采用。草案由公司和政府提出,然后在多个成员国代表参加的会议上进行讨论,最终获得批准。
据FT报道称,FT报道称,人脸识别标准的相关草案将于2019年底前完成,并将进行快速审批。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分布,来自FT
不过,在提出标准的同时,中国“刷脸”已经在落地全球了。
来自海康、华为、大华等公司的设备,已经出现在了南非、乌干达等地。
旷视、商汤、依图、云从公司也都在近年制定了出海战略,并将自家技术落地到了东南亚等地。
刷脸迎来标准化时代
不仅仅是国际上,国内的人脸识别标准制定工作也已经启动,并成立了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
商汤科技担任组长单位,腾讯、中国平安、蚂蚁金服、大华、科大讯飞、小米等27家企业机构共同组成。
根据商汤方面介绍,这一工作的具体指向如下:
规范人脸识别系统及相关产品技术研发,提高技术使用安全性,实现降本增效,促进各技术开发商和应用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大大降低制造、开发和适配成本,帮助行业更健康发展。
此外,这一工作组的任务,也不仅仅是全面开展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也会参与并主导国际标准化工作。
刷脸标准的制定,对于整个行业是里程碑事件。
2014年,人脸识别算法首次超过人眼识别准确率,推动刷脸技术大规模落地。
到现在,刷脸打卡、刷脸解锁、刷脸支付等等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但与此同时,整个行业也开始变得鱼龙混杂,隐私数据的泄露、刷脸系统被黑、用户授权被盗用等等问题也随之而来。
技术是否安全?是否被滥用?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要议题。
所以整个行业需要相应标准出台,对技术使用进行规范,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但制定国际标准,其带来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开拓市场,也不仅仅只是聚焦于企业。
对于中国来说,更是科技实力壮大的一个注脚。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诸多技术规范都是由国外制定,中国参与,因此也就产生了关键技术“卡脖子”的现象。
现在刷脸这样的新技术标准,中国因为技术和应用领先,已经开始从标准应用者变成标准发起者、制定者。
前有5G,现在有AI应用落地,都在凸显来自中国的科技力量,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样的趋势已经开始,这样的趋势也会继续下去。
参考链接:
https://www.ft.com/content/c3555a3c-0d3e-11ea-b2d6-9bf4d1957a67
http://www.xinhuanet.com/2019-11/28/c_1125283007.htm
“